2024-10-25 15:29
来源:本站
位于绍兴市龙山后街6号的姚家台门,如今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这座古老宅邸虽然如今只剩下基石和石门框,但它的主人姚启圣,曾是明末清初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。
姚启圣,绍兴府会稽县马山姚家埭人,1624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,但他并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。自幼聪慧过人,13岁便考取秀才。1663年,他在八旗乡试中拔得头筹,成为举人,随后出任广东香山知县。然而,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,几经起伏,但他的才干和忠诚深受朝廷器重。
姚启圣在1678年至1679年间指挥大败郑经的军队,攻克海澄、金门和厦门,为后来收复台湾的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。1683年,施琅率福建水师收复台湾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然而,姚启圣在这一战役中也是功不可没的幕后英雄。当时,他已经积劳成疾,却仍不辞辛劳,出任要职,甚至自掏腰包筹集军饷,以支援施琅,使台湾得以顺利归附大清版图。
与他的显赫政绩相比,姚启圣的慈善事迹同样令人钦佩。他在担任福建总督期间,大批八旗兵驻扎当地,扰民不断,掳掠了两万余名百姓。旗兵撤退时,姚启圣慷慨解囊,捐出30万两银子赎回这些被掳的百姓,送他们平安返乡。他还在收复沿海岛屿后迅速实施“开海界、复民业”的政策,恢复闽地百姓的生计,使其能够安居乐业。
姚启圣任总督期间,还积极参与商业活动,积累了大量财富,但他并没有将这些财富用于个人享乐。他先后捐出约17万两银子充作军费,并为各府、县购置了1000余亩学田,支持教育发展。同时,他热心于公益事业,参与开浚河道、修桥筑路,造福一方百姓。
姚启圣不仅关心福建的民生,还时刻挂念家乡越州父老。1682年,正值他在福建筹划收复台湾之际,听闻家乡绍兴的三江闸年久失修、濒临垮塌,他立即将重修三江闸视为己任,亲自往返于闽、越两地,筹划修缮工作。在当地乡贤余缙、何天宠等人的协助下,重修工程顺利展开,最终圆满完成。此外,他还主持拓宽了西小江茅山闸,扩建为三洞,并加宽了各洞六尺,有效解决了洪水泛滥问题。
姚启圣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和政坛重臣,他的仁爱之心、济民之举,更让他在家乡和任职之地都赢得了永世不忘的美誉。他的功德,泽被闽越两地,传承百世。